学四史 | 群贤毕至 万马奔腾
日期:2022-05-20  作者:   来源:  浏览量:79

人才发展是关乎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201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适时出台,使得国家把人才培养工作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时代呼唤人才,每一个东软学子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外国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王新明


同学们大家好!在课程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21世纪什么最贵?想必大家都知道答案,是人才。虽然这段问答最初是出自一部电影中的台词,但人才确实是社会发展最宝贵的资源。大家也能明显感觉到,近十年国家把人才培养工作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切都源于2010,《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适时出台,它为我国的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让人才成为社会进步和发展真正的源头活水。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口中文盲占80%,科技工作者只有数万人,培养人才成为当务之急。中央批准成立中国科学院并印发《关于保护与争取技术人员的指示》,号召海外留学生回国建功立业。1955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出更加合理有效地使用和提高现有技术人才。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人才工作翻开了新的一页。从扩大派遣留学生的战略决策,到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从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到树立科学人才观,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提出一系列关于人才和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和理论。

跨入新世纪以后,国家人才发展工作推进的脚步越来越快。2002年,中央批准印发《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2003年底,党中央、国务院召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全面部署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2006年,人才强国战略作为专章列入“十一五”规划纲要。2007年,党的十七大第一次将人才强国战略写入党代会报告和载入党章,进一步提升了人才强国战略在党和国家战略布局中的地位。到2008年底,我国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14亿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总量4686万人,位居世界第一。

就人才工作本身而言,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但也面临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制定一个准确把握人才发展趋势、超前谋划人才队伍建设的人才规划成为时代的召唤。2008年3月,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人才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由此,人才规划编制工作正式拉开了帷幕。

规划编制的过程是一次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凝聚全党全社会智慧的生动实践,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系统、最完整、成果最丰富的一次人才战略专题研究。由三十多个部门、四十多名专家牵头,一千多人直接参与,历时4个多月,形成了42个战略专题和重点问题研究报告以及161个子课题研究报告,为规划编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经历了起草、审议、向社会征求意见、修订、再审议、再修订的过程之后,2010年2月,中央政治局第2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人才规划修改稿。2010年4月1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颁布并印发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国家领导高度重视,经过深入调研和充分论证下诞生的具有广泛深刻影响的、第一次以一级决策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纲领性人才规划发展方案,提出了过去十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与相关规划配套实施。纲要明确了“人才总量稳步增长、人才素质大幅提高、比较优势明显增强、使用效能明显提高”的32字战略目标和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强调“人才优先是灵魂,以用为本是核心”。随着《人才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我国各行各业各类人才发展的舞台更加广阔,中国逐步进入了世界人才强国的行列。

时代呼唤人才。同学们,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发展二十年间,可以说人才辈出。那么多优秀的东软校友正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属于东软人的贡献。我们处在一个人人都能成才、人人都能发展、人人都能作贡献的良好社会氛围中,每个有知识有技能的东软学子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