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铸魂培根
日期:2024-04-01  作者:信息与商务管理学院   来源:  浏览量:32

3月30日,信息与商务管理学院财务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第一党支部、信息与大数据管理系第一党支部联合组织开展“党建引领·铸魂培根”主题党日活动,由党支部书记张欢、徐明远带队主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传承和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指出“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新时代历史方位,以坚定的文化自觉、宏阔的历史视野、深远的战略考量,就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引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铸就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此次活动目的地为大连世界博览广场,实地到访参观第六届中国(大连)文化旅游产业交易博览会,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学体验。博览会汇聚了各省市传统文化精品和底蕴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在非遗传承人的讲解与引领下,仿佛穿越时空,触摸到了那些逐渐远去的传统技艺。每一项技艺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每一道工序都凝聚了匠人们的心血与汗水。

福州市脱胎漆器髹饰技艺非遗传承人朱冰,讲述了脱胎漆器的“脱胎换骨”式的制作工艺,并结合时代,跨界融合螺钿、蛋壳镶嵌等多种技艺,开拓创新,将传统工艺与当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有生命力、鲜活有温度的漆艺作品。

浙江龙泉宝剑,锋利耐用、工艺精湛,历经千年而不衰,凝结了无数匠人代代相传、精益求精的锻造技艺和深厚文化底蕴。龙泉剑从原料到成品须经炼、锻、铲、锉、刻花、嵌铜、冷锻、淬火、磨光等二十多道工序。经过历代铸匠精益求精的钻研,形成了坚韧锋利、刚柔相济、寒光逼人、纹饰巧致的龙泉宝剑。

本土非遗,文化瑰宝。在文化博览会中,大连本土的非遗,品类多样,各有特色,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匠心。大连最具本土特色的传统文化-贝雕,演绎出北方明珠的浪漫海洋文化。巧妙运用贝壳的天然色泽和纹理形状,经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匠人的精心雕琢,形成了独具大连海洋文化语言的传统工艺。贝雕融合了非遗之韵、工匠之巧与文化之美,是城市的特色名片。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核雕技艺传承人韩志耀,在方寸间,将小小桃核描绘出大千世界。韩老师介绍了核雕的历史沿革与精湛工艺,展现细腻与坚韧并存的东方美学。雕刻之于核,犹如诗意于生活。韩老师邀请参观者有奖竞赛核雕作品,答对即可获得亲手雕刻体验机会。“核舟记”、“乘风破浪”、“喜上眉梢”等形象活灵活现,惟妙惟肖,每一件核雕都充满了历史与文化的韵味。在品味与品读的过程中,更是体验了一场美育的实践旅程。在传统中寻觅艺术的灵魂,在手作的过程中感受匠心的传承。

掐丝珐琅点镙画,一门古老而精湛的艺术。将金属线条精细掐制成图案,再以色彩斑斓的珐琅填充并烧制而成的艺术品。点镙画作为更为精细的表现形式,则通过点缀金属或珍珠等材料,使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质感和层次。这门艺术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现,更是文化与审美的深度融合,展现了匠心与艺术之美。大连掐丝珐琅点螺画传承人黄斌,用娴熟的手法和独特的匠心,游刃有余地点缀着金属线条,描绘着丰富多彩的图案。在他手下,点点珐琅似星光闪烁,勾勒出一幅幅如仙境般的画面。

锻铜立雕民间传统手工技艺以铜雕物,栩栩如生,铜雕的传承人孙严心,在铜片上“剪纸”,在硬质平面上“凹造型”,以柔克刚,用火与锤,感受铜在变化中的魅力。

通过此次的实践活动,从看到做,让同学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敬畏之心。深刻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更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自豪感。作为党员,我们不仅要在工作中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在文化传承上也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学习和宣传非遗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坚定文化自信。同时,要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作为党支部,有责任引导群众参与非遗文化的学习与保护中来,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热爱。

非遗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技艺传承,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接下来,我们将紧扣“党建+文化”,将传统文化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用实际行动守护非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