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刻把握“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的战略内涵,服务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赋能区域发展,践行立德树人使命。近日,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数字艺术与设计学院党委影视与视觉传达设计系党支部组织师生党员奔赴庄河市靴子沟村,扎实开展“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红领匠心融创增效”主题创新实践活动,推动党建工作与专业教育、服务社会深度融合,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的使命担当。
![]()
活动中,党支部紧紧围绕乡村振兴这一国家战略,发挥专业优势,构建“四维服务矩阵”,实现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实践同向同行、同频共振。
“文创设计”凝聚乡土精神
党支部充分发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优势,组织师生党员深入挖掘靴子沟村的历史文脉、民俗特产和自然风貌,以现代设计语言活化乡土文化资源。通过系统设计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乡村IP衍生产品,将深厚的文化底蕴转化为可见、可感、可消费的文化商品,不仅提升了乡村的文化自信和品牌价值,更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探索出一条以文化引领产业、以产业反哺文化的良性循环之路,为夯实乡村振兴的精神根基贡献了高校智慧。
“数智扫盲”聚焦民生关切
党支部直面乡村老年群体在智能技术应用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组织学生党员开展“数字技能下乡”志愿服务。通过耐心细致地面对面讲解、手把手教学,帮助村民掌握智能手机操作、线上就医挂号、防诈骗知识等实用技能,切实把党的温暖和关怀送到群众心坎上。这项实践不仅是简单的技能培训,更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巩固党在农村执政根基的微观实践,生动体现了新时代高校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优良作风。
“App开发”驱动治理升级
党支部紧扣乡村治理实际需求,引导学生党员运用专业知识,开发集文旅宣传、便民服务、村务管理于一体的数字化平台。该平台的构建,有效提升了乡村管理服务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为党建引领下的“数字乡村”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实现路径,是高校党组织以创新动能服务地方治理现代化、赋能乡村发展提质增效的务实举措。
“纪录片创作”镌刻奋斗足迹
党支部组织师生党员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零距离采访驻村干部、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真实记录共产党员在乡村振兴一线踔厉奋发、实干担当的感人故事和辉煌成就。纪录片《乡村振兴中的共产党员》的创作过程,本身就是一堂深刻的党性教育课,其成果不仅是一部影像作品,更是宣传党的政策、展现党的形象、凝聚奋进力量的生动教材,有效放大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示范效应和社会影响力。
影视与视觉传达设计系党支部将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建立健全长效化机制,不断丰富“党建+专业+乡村振兴”实践模式的内涵与形式。党支部将引导更多师生党员走进乡村、扎根基层,在服务辽宁全面振兴的伟大实践中锤炼党性、奉献才智,努力产出更多具有理论高度、实践深度与情感温度的优秀成果,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新篇章持续贡献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