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第一所笔记本大学
每一名东软学子都应该知道互联网的发展史
为什么说1994年是中国的互联网元年?
中国的互联网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到今天的呢?
在今天的听书记讲建国史专栏中
让我们聆听
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赵晶晶老师的讲述
一起回顾新中国互联网发展史。
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 赵晶晶老师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主讲人,党委学生工作部的赵晶晶。大家都知道,我们东软是中国第一所笔记本大学,所授专业也都需要使用电脑和网络,那么互联网是何时进入中国,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到今天的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述这段新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历史事件,也希望大家能以史为鉴,更好地在互联网时代为祖国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1969年10月29日22点30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第一节点与斯坦福研究院的第二节点相连通,实现了分组交换网络的远程通讯,这标志着世界互联网正式诞生了。24年后,也就是1983年,美国研制成功了TCP/IP协议,并使其在社会上流行起来,从而诞生了真正的Internet,原来的阿帕网转型成为因特网,世界步入互联网时代。
1994年4月初,中美科技合作联委会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胡启恒代表中方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重申连入因特网的要求得到认可。4月20日,中科院牵头的科研项目NCFC工程通过一条64K的国际专线接入国际互联网,中国互联网由此诞生了。1994年,便成了中国互联网的元年。
同学们,如果现在你的电脑运行速度是64K的话,你肯定会急得想砸掉它,但就是这条64K的国际专线成为中国打开互联网大门的钥匙,推动了中国互联网日新月异、波澜壮阔的发展进程。
自1997年起,网易、搜狐、腾讯、新浪四大门户网站相继成立,阿里、百度紧随其后,从搜索引擎到电子商务,从个人门户到网络游戏,各相关产业都迅猛发展。2008年,中国网民数量首次超过美国。随着移动互联的应用,从QQ、人人网之类的社交平台,到微博、微信朋友圈上线,从团购方式的兴起到天猫连年创造的双11奇迹,从各行各业对“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到网络直播、网红等热词的风靡,互联网经济呈现了爆发式增长。今天,我们已经习惯于从互联网上获取海量资讯,用手机进行网络支付,人们已经无法想象,没有网络的生活将会怎样。
尤其是今年的大学新生经历了比以往各届学生更困难的过程。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打乱了人们原有的生活节奏,也使得同学们的高考之路困难重重。疫情之下,如何运用互联网学习知识,变被动为主动,化挑战为机遇,这是教育界全体师生需要面临的巨大挑战。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温涛在2020年3月16日致全校师生的一封信——《“战疫”在当下 “逆行”向未来》中强调,老师要思考5G、智能化、云化对于教育创新变革的催生和加速。那么同学们更要认真思考,如何将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转化成个人成长的最大增量?在这,我想给大家提几条建议:
一要适应线上学习的新形式。4A柔性学习环境、混合式教育教学环境使东软学子对线上学习并不生疏,社会在不断发展,互联网不断定义着线上学习的新形式,广大同学只有在变革中从容适应,才能更好地利用学校教与学的各类资源,在学业上取得进步。
二要抓住线上成长的新机遇。突发的疫情让高校的教育、引导与服务从线下走到了线上,同学们在线上晨读和晚自习,辅导员在线上“查寝”,召开主题“云班会”,专业教师则各显其能,带着同学们在各种直播平台和线上学习平台中自由穿梭。教学和学习的方式都在创新,同学们也要抓住成长的新机遇,尝试你所未做,成为你所可能。
三要甄别线上信息的新内容。抖音、微信、头条、微博等成为同学们每天必刷的APP,阅读的海量信息占据了同学们的大部分时间。此时,你更要擦亮双眼,不信谣、不传谣,坚定信念,坚守初心,坚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时刻代表大东软的青年发声。
同学们,从新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史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老师相信,作为大东软的莘莘学子,你们也必将为中国互联网发展贡献新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蓄力远航!
- 上一篇:学四史 | 你好,WTO!
- 下一篇:学四史 |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前世与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