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拉开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序幕,此后,国共双方在各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合作。在国共合作的过程中,一股令人不安的暗流开始涌动。在民主革命的浪潮中,是甘于做国民党的“附庸”?还是直接联系群众、领导革命?这成为当时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重要问题。今天的微党课由继续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李婷婷为您讲述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出席会议的20名中国共产党人,代表着全国994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参加了大会,他们对中国革命的前途展开了系统的探讨。
为了确保会议的安全保密,会址选定在租界和华界“模糊地带”的广吉里,并且筹备组将会场布置成英文补习班课堂的样子,一旦发生意外,参会的维经斯基就扮成外教,而会议代表们则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英文资料扮成正在听课的学生。如果遇到更大的危险,就马上向租界迅速撤离。由于组织工作严密,12天的中共“四大”会议并没有引起巡捕和警察们的觉察。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大会宣言,修改了党章,通过了学生运动、妇女运动、组织问题、宣传工作等11项议决案,共14项文件,是自我党成立以来,通过议决案最多的一次党代会,在党的历史上创下了诸多第一。作为一次开创新局的会议,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党的历史上的功绩,被誉为“顶天立地,力量之源”。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后,党的工作迅速深入到工人、农民、青年、妇女等群众中,奏响了唤起民心的最强音。本次大会作出的各项正确决策,为大革命高潮的到来做好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此后,全国的革命形势迅速发展,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农民运动轰轰烈烈,党员队伍更是迅速壮大。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时候全国党员数为994人,而两年后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时,全国的党员数达到了57967名,两年内增长了逾58倍。这也让中国共产党成功实现了从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小团体,发展到群众性政党的伟大跨越。
——中共四大纪念馆微信公众号
部分转载自共产党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