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作一件“辽南炻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校园!
日期:2024-04-20  作者:党委学生工作部   来源:学生发展与服务部  浏览量:1

信息与商务管理学院明德美乐辅导员美育工作室特邀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辽南炻器”传统手工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邢岩老师到我校,在博川校区“一站式”学生社区半山咖啡馆开展美育专题手工活动,为学生带来了一堂别具一格的互动体验课。

邢岩,大连市民协副主席,辽宁省陶瓷工艺大师,大连市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辽南炻器”代表性传承人,目前担任明德美乐辅导员美育工作室客座教授。自2008年从事陶瓷行业的学习,致力于大连本地陶土的挖掘研究,将“大连青泥”等原料由“陶器”质变为“炻器”,作品荣获全国性的金、银奖项。

什么是炻器?邢岩老师先从大家略微陌生的基础概念入手讲解。炻(shí)器,又名硬陶,介于陶、瓷之间特定的泥土和温度烧结而成的陶瓷制品。

在中国以北,渤海三面怀抱的大连半岛上,不只有百年的城市光华,还留存着三百多年炻器窑炉中葳蕤的火焰。 

图1 邢岩介绍非遗项目.jpg

邢岩介绍非遗项目

“辽南炻器”是指在辽宁南部大连地区制作的炻器类作品的统称,其中最主要原料是传承金州得胜街道缸窑村刘家窑的“大连青泥”,早期使用器具,如大缸、瓦釜均出于此料。自从业以来本着“适用唯美”的创作理念,就地取材传承辽南原料、引进宜兴和景德镇制作与窑烧技术使大连本地粗糙的“硬陶”有了质的变化。

图2 介绍辽南炻器作品.jpg

邢岩老师介绍辽南炻器作品

邢岩老师通过展示《铁山鬶(guī)》、《鬲(lì)》等作品,阐述器物“适用唯美”的创作理念,本土“大连青泥”的透气不透水、抗撞击的胶泥性特质。

图3 介绍辽南炻器作品及大连青泥.jpg

邢岩老师介绍辽南炻器作品及大连青泥

在实践体验环节中,通过手捏制作、泥条盘筑法,学生跟随邢岩老师再现了“鬶”的塑造成型,同时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将粗糙“大连青泥”注入细腻情感,呈现出形态各异、趣味十足的各类手作炻器。

图8 邢岩老师传授体验制作.jpg

图9 邢岩老师传授体验制作.jpg

邢岩老师传授体验制作

图10 学生体验制作.jpg

图16 活动现场.jpg

 师生体验制作图17 全体作品展示.jpg

图18 合影.jpg

作品展示

通过非遗进校园和美育成果展演,让师生在非遗经典中体味传统文化之美,用美育浸润校园、浸润教师、浸润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

信息与商务管理学院素质教师金语晨——我有幸参加美育手工坊,不仅体验了传统手工艺的魅力,更让我对辽南炻器的技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炻器的质地紧密坚硬,透气不透水,吸水率低,热稳定性好,这些特点都体现了对于泥土和火候的精准掌握。其工艺之精湛、技艺之独特,值得珍惜和传承,让它们焕发出新的光彩。

信息与商务管理学院财务23004班滕家琪——来自江南的学生,对大连只知山海,第一次切实了解它的传统文化。当双手被大连青泥温润包裹,变得踏实心安,是最诚挚地去与大连交流的方式。我曾经学过一些篆刻技艺,在内核上,都是把自然和生命结合在一起,创造永恒,希望辽南炻器的工艺可以永远传递下去,像余秋雨说的变成“活了上千年的生命”。

学校高度重视美育教育,通过开展授课讲座和艺术沙龙、参与社会实践、体验工匠技艺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美育与思想政治相融合的活动,形成美育教育的闭环体系。

信息与商务管理学院组织团队,实地到访参观第六届中国(大连)文化旅游产业交易博览会,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学体验活动。

“非遗之光”社会实践团与共青团顺城区委合作开展“乡土记忆,薪火相传——专业赋能非遗文化传承”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来到抚顺市孤独症青年及家庭就业创业实践基地,和“星星的孩子”一起,近距离感受抚顺草木染的“非遗”魅力。

未来,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培育精品项目、打造优秀团队、形成育人特色、提升工作实效等方面不断实践探索前进,同时以美育人,打造辅导员美育工作室特色品牌,将沿着名师引领、思专互动、育教融合的建设方向,对于美育工作发展深入落实,以高质量实践育人引领学生成长成才,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贡献力量。

 

收藏本页